有一组数据很吓人:
据有关研究,18-19世纪,知识更新速度约为80-90年左右翻一番;
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更新加速到3-5年翻一番;
近50年来,人类社会创造的知识比过去年的总和还要多。
有人说:
在农耕时代,一个人读几年书,够用一辈子;
在工业经济时代,一个人读十几年书,才够用一辈子;
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必须学习一辈子,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
知识半衰期纵观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进程的加快和迅猛发展,促使战争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单靠以往作战经验,就想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已是天方夜谭。尤其是军事任务的复杂性和连续性,要求军人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而军人职业的特殊性,又使很多人无法进入院校接受正式教育。
我军提出建设“学习型军营”已有多年,虽见些许曙光,但求学无门、倚重经验的问题在基层部队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面对如何提高现役官兵能力素质,美军有着自己的解决方案。
美军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在职培训,使官兵紧跟当今最新、最前沿的科学技术与军事理论,在提高履行职责能力的同时,不断增强不同工作岗位的转换能力。
美军在职培训,主要包括院校在职教育训练、远程教育函授课程、短期进修班、研讨会等。美军秉承“终身教育”基本理念,为军官提供了充分的受教育机会和宽松的受教育条件,使其可在军、地各类高校以攻读学位、参加高级研讨班和短期客座研究等多种形式求学进修,也可通过远程教育函授课程自由选择学习课程,使官兵利用网络优势,在不离岗的情况下进行方便、灵活的在职学习,进而使得军官的经验、阅历和能力等内在素质,能够随着军衔的晋升、岗位的轮换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而得到不断强化,确保军官即便退出现役,也是整个社会的精英阶层。
通过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和资源平台,院校学习与在职在岗学习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网络化、远程化、虚拟化、个性化”等特征越来越明显,使军事职业教育的地位日益提升,军事职业教育的成绩也被广泛认可。
美军明确规定,不管是通过住校学习、远程学习或者其他方式学习,只要参加课程考试就取得学分,就记录成绩的档案表格、获取的证书、在晋升和考核时的认证,都使用相同代码,不会区别对待。据报道,学年美国空军指挥与参谋学院对通过“自主学习远程教育项目”修满联合军事专业教育第1阶段学分的名学员,授予了与全日制学员相同的硕士学位。
美军士兵进行理论学习根据年的统计数据,美军现役军官95%以上具有学士学位,超过40%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其中美军院校中有硕士学位的教官占85%,有博士学位的占15%。美军认为“仅参加正规的职业军事教育培训不能满足提高作战技能的要求。军事职业涉及面广,需要了解和熟悉知识更宽”。
美军通过多种措施鼓励军官提升学历,并在政策上给予优惠。美军军官到地方大学学习产生的学费,主要由军方提供,军队院校更不用说。
此外,高学历人才在使用上往往优先提拔,美军军官的军衔从尉官到将官分10个等级,军衔和职务的晋升,都要经过军事院校相应的培训,学历越高晋升机会越多。例如,美空军每年约名少校晋升为中校,获学士学位的晋升率为85—95%。这样的晋升率极大激发了现役军官提升学历的积极性。
美国总统奥巴马、陆军部长麦克休、陆军美军注重从多种渠道、多种途径选拔调动军校教员,除聘请专家学者外,更看重选拔对象在作战部队的任职经历。其具体的选拔条件主要有:
军兵种初级指挥院校教员,要求具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有5年以上军龄的中、上尉和少数少校军官,担任过排、连长或营司令部的参谋;
中级指挥院校的教员,必须是服役12年以上的少校或中校军官,并且是同级指挥院校的毕业生,担任过营级指挥职务或旅级司令部的参谋;
高级院校的现役教官,必须是服役18年以上的中校、上校级军官,经过同级军事院校学习毕业,担任过师、旅级领导职务,并在军以上高级司令部工作过2年以上。
与此同时,美军强调院校教员的流动性。现役教员在同一岗位任职时间,一般不超过4年,最长不超过6年。这种频繁流动的好处在于,院校与部队的信息交流及时通畅,教员不至于长期脱离部队实际,能够熟悉部队的情况,教学的针对性强,院校教学和部队训练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美军院校的教员一般都兼有部队、机关、院校多重经历。
美军军官往往并不将教官看成是一种职业,而当成是军人生涯的一个阶段,当成获取新知识的好时机和展示才能的舞台。如海湾战争时多国部队司令施瓦茨科普夫上将和美参联会主席鲍威尔上将,都曾在军校中任教。通过院校部队交流机制,院校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作战部队的作战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军官能力素质也得到质的提升。
美参联会主席鲍威尔上将(左)、多国部军事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如果只强调“硕士、博士,先当好战士”,不注重提高人的综合能力素质和发挥人才主观能动性,强军兴军终究是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