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老师吐槽市里的年轻教研员:教书教不来的,教的糟糕的老师成了全市教研员!初中学段,你还给高中老师做讲座,做培训?新高考都没弄明白?高考考点都不清楚?错误百出!一张嘴就是笑话。教育乱象丛生,业余培训专业,落后培训先进,唉,这种情况是不是普遍存在?看图:
教研员被老师吐槽
市里年轻教研员是如何选拔的?成为市里教研员,一般情况下,有两种途径。
优秀教师成为教研员。优秀教师有见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一旦被领导发现,再赶上市教研室缺人,一般缺干事的人。所以,优秀教师就被借来或者调来当教研员,优秀教师做教研员,一般年龄偏大,此类人,真正懂教学,属于有能力之人。
年轻人没经验,没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即使有东西也未成体系。
还有一部分教研员,有人脉关系,敢花钱。很多教研员是官太太,也有的教研员跟领导是老同学,个人沾了老同学的光,老同学当局长了,自己也摇身一变,成了教研员;也有20多岁,教书没几年的年轻人成为教研员,以上教研员,大概率都是靠关系上位的。
某市年轻教研员,一张嘴为何被老师笑话?
一张嘴,不管不顾,不加思考,随口就说,且张嘴说出来的话,还是外行话!因为他不了解考纲,不了解学生,不了解教材,不了解教学规律,更不了解基层老师的工作情况!张嘴自然就说外行话,不可能说内行话的。
年轻的市教研员拿自己当官了。只要是官,就得有官架子。怎么展示官架子?修理老师的,挑老师毛病的。但该年轻的教员还挑不准老师的毛病,反而把自己的毛病亮出来了,自然被老师们笑话。
该教研员善于讲,吹牛皮有一套。要是喝醉了酒,更是上入天,下入地,他是天下老大,宇宙第一了!此类教研员太多了!我们这里有个50多岁的教研员,跟局长是同学关系;在学校就不是合格老师,摇身一变,成了教研员……逢开会,必喝酒,喝酒必醉!会上必大讲特讲,吐沫星子乱飞!最后,不知道讲个什么?开会一结束,酒醒了……让人哭笑不得!幸亏退休了!
教学指导需要真本,要有真东西!不是靠嘴巴子吹出来的,得有扎实的基本功,会真功夫。不要吹,一吹就露原形。自然就老师们被笑话。
老师为何吐槽市里年轻的教研员?
很多一线教师,对教研员既恨又怕,打心眼儿里就看不上教研员。为何?老师们最不愿意让别人听课。谁要听老师的课,该老师就很烦;然而教研员恰恰是专门听老师课的,年轻教练员老师听完课,作指导,作报告……根本不给老师留情面!必定被老师吐槽的!即使教研员讲得正确,也要被笑话,何况教研员讲错了呢?
二者是针尖对麦芒,是矛盾体。老师内心是害怕教研员的,为何?怕被批评啊!
老师自尊心普遍较强,加上多数老师有点虚荣心。于是,老师们常常唯我独尊,被表扬,老师还舒服!但教研员就不表扬老师,看到问题就指出来……让老师们下不来台,老师们自然笑话教研员了!
加上市里的年轻教研员太年轻,教学的事,需要丰富的经验!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对年轻教研员恰如其分。所以,该教师就看不起年轻人,自然笑话他!将其贬得一无是处。
学术报告
网友说:
网友一:记得新课改培训中,有位专家讲了好多适应新课改的方法和要求。老师们听糊涂了,便要求其上节示范课。随机调了学生,上示范课,结果课上得一塌糊涂!45分钟的课,满满讲了50分钟,还没完,便草草结束。总结时,他说:我的课不一定好,但我知道怎么去上?大家按要求去做即可。真是笑话!
网友二:见过一位年左右师范毕业的(初中中专)人,在乡小教计算机,后面一路风暴闪电……拿到函授大专,电大本科,接着上调公立高中,还是教信息技术课……然后,突然调市教研室,做语文教研员!让人瞠目结舌!
网友三:坐标北京。我接触的教研员,虽然风格不同,但专业过硬,视野开阔,有前瞻性。讲座、听课指导都很接地气,我20多年的教书生涯里,接触了各种年龄段的教研员,我感觉:每次只要认真听,必定获益匪浅。
怎么办?
自古英雄出少年,年轻教研员有特点。老师们不要过度笑话教研员;但教研员务必要有真本事,要靠真本事吃饭,不能靠人脉关系混日子,更不能靠吹牛皮吓唬老师!教学来不得半点虚假。
老师们要虚心求教,不可目空一切。要知道教研员的本职工作就是指导教学的!虽说年轻,暂时讲错了,老师们尽量别当面吐槽。可以,背后议论一下,别公开化。不至于激化矛盾。
领导在选择教研员时候,务必要慎重!其他方面可以搞点关系,可是在选择教研员方面,千万别搞关系!选择教研员一旦搞关系,整个市里的教研体系就乱了套,必定搞砸!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退一步,靠关系进来的教研员。少说话,多做事,抓紧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由没本事,变成有本事!如此,就不被老师们让别人笑话了。
进课堂
总之,年轻教研员被老师笑话。还需开拓胸襟,知道老师们笑话自己原因,谦虚谨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症下药!实实在在提能力……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最好到学校兼课……经过一番历练,长了本事,再去评价老师,再去作报告,再去侃侃而谈……如此,更接地气!更有效!
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