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到底有没有用?其实一直以来,都有学生怀疑学历的重要性,认为自己哪怕是接受了高等教育,但是依旧不能够改变什么,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先来看一组数据,据统计,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已经达到了多万,但是就业率却只有不到24%,这意味着什么?说明有多万的大学生们找不到工作,这里面还不乏一些名牌大学的毕业生。
今年考公人数占所有学生的80%,考公成为多少大学生的救赎?
确实,近两年的市场环境不太利好,但是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是令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生们找工作的情况自然就更加困难了,名校高材生都不好找工作,如果你连学历都没有,那你的竞争力是什么呢?
看到这里,你还敢说学历不重要的说法吗?诚然,我们不能否认,还有一些人从底层奋斗上来,然后扬名立万,但是学生们要知道,那是非常小的概率,不是普通事件。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不少大学在毕业之后把考公考编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毕竟如今职场内卷严重,即便是能够顺利找到工作,以后也会面临着加班,甚至裁员。
即便是学生优秀,能够成功躲过上面这些问题,等到35岁的时候,同样也会迎来“中年危机”,面对公司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自己总有一天会力不从心,最后就会被取代。
所以综上所述,考公,似乎才是最后的救赎。就年报考央企的人数来看,已占了所有学生人数的60%左右,其中选择考公的学生更是多到离谱,人数直接飙升到了80%左右。
确实,其实如果可以,笔者甚至也想去考公,毕竟只要成功上岸,就不会担心未来会不会被离职,公司会不会倒闭,朝不保夕,这给大学生很多的安全感,尤其是如今延迟退休的政策愈演愈烈,体制内更是成为大学生眼中的香饽饽,毕竟谁也不想60岁了还在私企加班工作。
央企招聘新标准来了,专升本不被体制内认可?未来大专生何去何从
不过,人多了竞争自然也会变大,这不随着报考人数的逐年增加,各大体制内的用人单位对招录的学生要求也越来越严,尤其是学历方面,尽管说是有岗位不限制学生的学历,专科以上就可以,但是真实去报考的时候就会发现,留给专业的学生的岗位还是少得可怜。
而今年,在公务员考试中,那种“三不限”的专科学历也能考的岗位几乎消失不见。其实这不难理解,如今就连私企招聘都越来越内卷,越来越严苛,更别说是公务员考试了。
对此有内部人士表示,今年的各种事业编制以及公务员考试中,有不少学历是不被承认的,其中就包括成人高考、函授以及不是全日制的本科学历,不仅如此,央企还表示,以后很可能就不再考虑二本一些的学生了,也不会再为这些学生提供岗位。
此外,专升本的学历也不在招聘之内,因为现在要看第一学历。这也就意味着,未来专升本、大专、三本这三类大学生,都可能与央企无缘。
消息一出,引发了不少网友的议论,有的网友表示:“那这样还让学生读专科有什么意思?”“是不是对有些学生不公平?”同时也有网友表示:“按照学历来区分是最公平的”“人家的本科也是辛辛苦苦自己考上的,有什么不公平的?”
其实笔者认为,这件事的确说不上公平不公平,就像网上说的:清华跟技校你能做到一视同仁吗?话糙理不糙,就是这么个道理。
努力了才有放手一搏的机会,政策改变对学生是一种鞭策
在笔者看来,政策的调整看似是对学生的不公平,其实也是对学子的一种鞭策。确实,这样政策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大专生的就业难度,但是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其实说实话,很多大专生在学校基本上都是抱着玩三年,然后混个毕业证的心态。但是其中也有不少不是混日子的大专生,有了这样的政策,对这部分学生来说,会让他们更加努力。
笔者还是那句话,无论是大专生还是专升本的学生,其实也并非都是在混日子,还是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在学习,而且专升本的难度也不小,能考上的学生还是很不容易的。
学历不高的学生千万不要灰心,学历有总是比没有强的,即便是大专生或者是专升本,只要有学历傍身,再加上自己的能力,在面试的时候同样也会被伯乐注意,尤其是在一些不提看重第一学历的企业,其实大专生也是很吃香的。
总之,想要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首先就是提高自己的学历,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升自己的能力,学历永远是敲门砖,没有是万万不行的。#30天创作进行时第二期#
今日话题:对此你怎么看?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