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提拔真的要靠关系吗这位80后副

王某,男,出生于年7月,大学就读于广东一所重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月7月,大学毕业后,在家族的影响下,他选择了报考家乡的公务员。

他的家乡是在粤西北落后地区,他所报考的某市直机关单位竞争并不是很激烈,他笔试成绩第三,与第二名的成绩相差0.5分,与第一名的成绩也仅仅相差2分,也就是说,前三名的人几乎都在同一起跑线上进入面试。虽然他在大学时任学生会副主席,口头表达能力比较强,形象也比较端庄,但缺乏经验的他还是参加了公务员面试培训班,通过精心的准备,他最终成功逆袭,如愿考上了家乡的市直机关单位公务员。

刚进入单位时,他是单位最年轻的干部,也是学历最高的干部。单位共23人,50岁以上的有11人,40岁至49岁的有6人,39岁以下的有6人,大部分人的全日制学历是大专学历,甚至有一部分人是高中学历,函授本科学历。可以说,他所在的单位,人员的年龄结构很不合理,趋向“老龄化”,文化程度也不高。

在这种情况下,他来到单位工作后,得到了领导的培养。单位很多工作都交给他做,他也乐于工作,边工作边学习,很快就成为了单位的业务骨干,同时,他团结同事,乐于帮助同事,同事们在工作上需要他帮忙的,他都会尽力去做,领导和同事们都非常认可他。

年8月,他顺利通过了公务员试用期。年8月,科员时间满3年,单位副科长有职数空缺,毫不疑问,他顺利提拔为副科长。不久,有一个科长提拔为副调研员,空出了一个科长职位。纵观全局,也只有他最有工作能力,领导经过充分研究后,决定任他为科室的负责人。作为科室负责人,他充分发挥出大学学生会副主席的那种组织协调能力,科室各项工作安排的有井有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明显提高。任副科长时间满两年时,年8月,顺利任科室科长。

年,市里部署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各单位至少派一名正科级干部到乡村驻村,任驻村第一书记,任期3年。单位大部分正科级干部都不愿意下到基层去,最后,领导无奈之下找到王某,希望王某能到基层去任第一书记。他小孩还很小,但他充分考虑后,答应了领导的安排。

由于他所派驻的乡村离市区有多公里,他只能每两个星期回一次家看望小孩。在乡村基层一线工作,直接与人民群众打交道,刚开始,他极为不适。他虚心向村干部、镇干部请教,学习与村民打交道的方式方法。他沉下心去倾听村民的声音,想问题、办事情首先考虑的是村民的利益。他走遍所有贫困户,全面掌握每一户贫困户的情况,精准实施一户一策。他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大力推动经济发展项目,促进贫困户增收。每年的公务员年度考核,他都被评为优秀。年,任驻村第一书记期满3年,他被评为全市优秀第一书记。

年,全市实施机构改革,需要提拔一批年轻优秀县处级领导干部。市委研究决定,硬性条件是要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全日本科学历,任科长满2年,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优先考虑。王某恰好符合这些条件,市委决定,任命他为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成为市里为数不多的“80后”处级干部。

他提拔为市直机关单位副局长后,一度成为市直干部议论的焦点,有人说他运气好,有人说他能力强,有人说他有关系……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三条要求,树立注重基层和实践的导向,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第八条要求,提拔担任党政领导职务的,应当具备下列基本资格:提任县处级领导职务的,应当具有五年以上工龄和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所以,大家会发现,现在很年轻干部都愿意到乡村去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或乡村振兴工作,其中一个目的是为了积累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6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