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的一次失信无奈地调动小桔灯

00位中师生故事之23——

原题:《身不由己的“失信”》

作者:曹永亮

诚实善良守信是做人的底线。作为一名教师更应如此。不然,就吻合不了“教书育人”这个“灵魂塑造灵魂”的光辉职业。

蜡炬慢燃泪成灰,不觉霜染鬓毛衰。从教33年来,回忆起来,作为一名普通教师,也有很多教育“故事”值得回忆:学习工作,得失并存,宠辱相伴。平凡的工作,多年来,虽无“桃李满天下”,但守讲台诵经书。这种普通平凡的劳动满足了自己当初主动报考师范以求“教书育人”的愿望。已经定型的人生,虽然普通,但一直与“书”关联,感觉此生足矣!

课余闲散,往事过眼,忽然想起三十年前做过的一件对不起人的事。此事常萦绕于怀,老是闷心不吐,恐日久郁结生病,故成今日拙文。

我年师范毕业,被教育主管部门有计划地随便分配(那时的师范生,毕业后就背着书包,绝对听从组织安排分配,叫到哪到哪,几乎没有人“开后门”嫌地方偏远不去上班或托人事关系挑肥拣瘦的)到了离家十几里远的一所农村中学。

也许是刚“跳农门”的喜悦,也或是年青和对教育职业的热爱,我并没因为工作单位地理位置的偏远而“消极怠工”。相反,反而工作热情饱满:工作和学习都处于干劲十足的状态。

理论上说,中师毕业生,对应对口应分配到小学当老师,但当时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农村,初中教学也大量缺老师。为了急功近利立竿见影的“应试教育”(“中考热”的时代,学校以考上中专数量的多少衡量学校办得好坏),大批接受过正规师范教育的师范生就都被应急哪紧顾哪地分配到了中学。我就是这种“低才高配”用人环境下的普通老师之一。

“远路赶早集”。我自知自己学历低,唯恐发展中适应不了中学教学,就在“待机状态”下主动寻找机会给自己“充电”,以提高动能匹配业已成为事实的中学教学。

当时的“充电”方法,主要有“函授”,“电大”,“夜大”,“自考”等多种“不离职”形式(虽然也有“脱产进修”的方式,但实现的难度大)。

根据我个人家庭及学校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我选择了“函授”学习。

虽然是“函授”学习,一年寒暑两个假期,我要去高校学习一个多月,学费路费加生活费,总的算起来一年也得三四百元。三年一千几百元钱,搁现在不值一提,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师生月工资只有三十多元的时代,这却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呀!

“函授”学习是很辛苦(当时很多人形象地把“函授”都说成是“寒受”,一年两季的极端天气,是人们正常休息的调整时间,但却是“函授”学员学习的黄金时间)的。苦,且不说,考学出来的人,都能“受”苦;主要是“经费”问题折磨人,往往成为羁绊学员学习半途而废的最大障碍。

我出身“寒门”,当时学习的经费也是我最头痛的事情。虽然考上“函授”了,手握通知书却踌躇犹豫起来:不去上吧,有点“可惜”;上吧,经费棘手。

正当我高度矛盾纠结的时候,“久旱逢甘霖”了。

一天,我任教学校所在的乡教育管理办公室主任(简称“教育助理员”),找我“谈话”了:永亮老师,我们很感动你的学习进取精神,也理解你一边工作一边进修的辛苦和经济的压力。为了使你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乡教育办公室研究决定对你参加“函授”学习给与一定的经费支持。但是你得与乡教育办公室签订一个协议。协议主要内容是,乡“教办室”为你解决90%的费用,但你7年内不准提出调动!

有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我哪摸去?几乎不假思索,我立即在协议上签了字。

虽然“7年内不准提出调动”条件有点“苛刻”,但对于我一个纯农村出身的人来说,在哪工作不一样?都是“干活吃饭”。在这种心态下,我“两全其美”地解决了学习经费问题。

“臣为知己者死”,之后的工作学习,我如鱼得水,在积极“回报”的心态下,努力尽量超额完成工作学习任务。结果,三年后,我顺利地拿到了“函授”毕业证,并且成为优秀学员;所带班级的中考成绩也在全乡靠前。真该感谢乡教育办公室“伯乐计划”的支持呀!

可是现实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情。

“梁山伯与祝英台”说好的“百年好合”,但现实她们的故事却令人惋惜无可奈何地只成为了一个美丽的“千古传说”。

拿到毕业证仅一年,正当我打算继续“拼命”干的时候,出乎乡教办和我个人意料的事发生了:我们区(现在的“大乡”)恢复办高中,高中缺教师,为了发展高中,我被强行调到高中去了。

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小乡”肯定得听“大乡”的。“皮”被拉走了,作为“皮”上的“毛”,我还有不跟着走的道理吗?虽然对工作了5年的“原始学校”恋恋不舍,洒泪后还是带着“两天后到苗安中学报到”的“调令”到新学校上班去了。

生活中,“得人点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是做人应该牢记的常理。可是情况的变化,使我成了一个失信的人。

这件事虽然过去很多年了,但每每想起来,就有一种愧疚感。在哪工作都是拿钱干活不错,但受恩于人“先入为主”的思想总是难免的,这种不情愿的“半路改嫁”行为,总有对不起“前夫”的感觉。

历史发展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人生有时有某种“遗憾”,就在所难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5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