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如果人生是场比赛,那一定是场最长的马拉松,每跑过一圈赛道,都会有人暂时领先,有人暂时落后。无论当前赛况如何,比赛还远没有结束。之后,有人停步不前,有人奋起直追。过去的已无法改变,未来的,还有无限可能。”
高考出分后,朋友圈里的好友不再晒美食、旅行,而是晒起了一张张高分的成绩单。
有的是自己考了好成绩,有的是自家弟弟妹妹超常发挥,有的是自家孩子光宗耀祖……
刷着朋友圈,感觉他们的喜悦都快溢出屏幕了。
而这样的喜悦,却并非人人都能体会到,至少与我表妹无关。
表妹考砸了,高考成绩比平时少了几十分,连上个好点的本科都够呛。
成绩出来后,一向外向、爱发朋友圈的她,却格外安静。就连同学聚会,也推掉了。
家里有亲戚劝她复读,可那个瞬间表妹一言不发,泪水在眼框里打转,转身就回了房间。
她和我说,
“最难过的不是高考没考好,而是其他人的眼光。
明明全力以赴的准备,但一纸成绩全部都否掉了你的努力。”
末了,她还问我:“高考考砸了,我是不是也彻底完了?”
“高考没考好,人生就完了”,高考受挫后,难免会生出这样悲观的念头。
可这个决断,实在下的太早了。
在《极限挑战》中,黄磊曾对准备高考的学生说过这样一番话:
人生不是一场百米比赛,而是一场马拉松。
如果把人生看做是一场比赛,那绝对是一场耗时最长的马拉松,要经历几十年的拉锯赛。
无论当前你是领先还是落后,比赛都还没有结束。
上了大学,也要面临大学里的考试、毕业、考研、找工作、升职……
人生处处充满了挑战,随时有人会落后,随时也有人会赶超。
高考考得好,也未必能一帆风顺,而考的不好,也不代表再无翻盘的机会。
如果这一点都没悟出来,就听着旁人劝说去复读,不仅是对自己人生的不负责,也会让自己在高四的生涯里,因为分数而患得患失。
02
过去的已无法改变,未来的,还有无限可能。”“人生长的如同一条看不到尽头的轨道,我们就是行驶在这条轨道上的列车,有时进入漆黑的隧道,有时行驶过草长莺飞的路旁。眼前所有,终究不过是一瞬之间。长路迢迢,没有走到终点,旅程就没有结束。永远还有以后,永远还能改道。”
孟非曾这样评价高考:
“没听说过高考能决定命运。”
孟非高考时,语文取得了仅次于当年省文科状元的成绩,可其余三科加起来,还不足分,就连复读,都被学校拒之门外。
孟非只好辍学打工,成了一家印刷厂的工人。
但孟非并没有因此放弃学习,在辛苦的工作之余,他自考了函授专科。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孟非成了江苏电视台的一位接待员,这个工作其实就是端茶倒水。
但孟非却没有气馁,趁着工作之余,和电视台的记者学习采访技巧、研究如何拍摄。
他不挑活,人又勤奋。渐渐地,一些记者不愿意干的脏活、累活,会分配给他。
他有机会接触拍片子、剪辑、写稿,配音,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最后他甚至可以承担一些比较重要的工作。
由于优秀的工作能力,孟非破格成为了电视台的正式员工,主持了《南京零距离》,《非诚勿扰》等热门节目。
如今,孟非俨然已经成为了江苏卫视的台柱子主持人。
正如孟非所说:
我听说过说“知识决定命运”、“性格决定命运”,可就是没有听说过“高考决定命运”。
一次考试,或许能决定你未来几年去哪个学校,却远远不能决定你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长路迢迢,愿意努力的人,在哪里都能发光。
03
“人生是不断前行的旅程,没有谁会一直停留在原地。在步入未来的征途中,我们会遇到无数人、无数事。我们积累喜悦,也尝试苦涩,逐渐褪去了稚气。后来的后来,那些让我们欢喜或沮丧的事情,一旦过去,便只剩记忆里模糊的痕迹。”
有人说,高考成绩的高低,就像商品的优劣一样。
那一纸分数,就是每个商品背后的条形码,一旦印刻上,便会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
好像只有考的好的人,才能成为CBD的高级白领,获得一份受人敬仰的工作。
而考砸的人,可能连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都困难,更不要谈及梦与远方了。
不可否认,高考会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留下痕迹,但这并非不能改变的。
有“中国科幻第一人”之称的刘慈欣,在科幻创作领域获奖无数。
他笔下的《三体》,不仅受到雷军、马化腾等大牛的追捧,就连奥巴马都忍不住向他催更,可谓是极其成功的作家了。
可如此成功的刘慈欣,也只是毕业于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
他所学的水电工程专业,甚至和“物理”、“天文学”并无太大关联。
尽管如此,他依然可以把晦涩难懂的物理知识、天文学知识,融入小说里,创作出无数优秀的科幻作品。
高考成绩,或许会限制你可以选择的学校、专业,但它无法限制你的学习能力,也无法阻碍你为自己的梦想奋斗。
《牛事》纪录片曾采访过一对高学历夫妻,女生是南京某重点大学的学生,男生是南京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在世人看来,这些高考的“获胜者”,毕业后理应顺理成章的获得一份体面工作,可他们却选择经营一家小小的肠粉店。
即便没人理解他们的选择,也不妨碍他们把生活过得有声有色。
学历平平的人照样可以成为受人敬仰的大作家,而顶着高分进入大学甚至继续深造的人,也有权利选择一份平凡的小确幸。
能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过什么样的人生的,从来不是高考的成绩、毕业的院校,而是我们自己啊!
人生数十载,我们会遇到许多人、许多事,一切都在不停的改变。
严格来说,高考不过是通往成长的一座桥梁罢了,有的过桥者走的快些,有的过桥者走的慢些,但最终都会走到对岸。
我们通过高考这座桥梁,前往全新的世界,之后,有人仍然坚持在学业上努力,获得了更高的学历,有的人从课堂中跳脱,早早学会了适应社会。
每个人都会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方向,有自己热爱的事物。
我们会遇见新的朋友,发生新的故事,不会有人把高考胜利当做勋章,也不会有人把高考挫败当做缠绕终身的阴影。
到那时,再度回望高考,也只是过往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