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患者正在做钩活术治疗左膝关减压。中新社记者王中举摄
资料图:患者正在做钩活术治疗左膝关减压。中新社记者王中举摄
我国有15万名无证中医,通过专家考核就可合法执业
民间中医,不看分数看本事(聚焦中医好政策咋落地(下))
本报记者王君平
师带徒有了新出路
考核不是考试,而是以专家评议方式进行评价,这是中医类别医师准入制度改革的突破
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红沙社区的王堂珍今年56岁,每天总要看几次日历,盼着时间能过得快一点。5月,全国各地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报名工作陆续开始。他想早点拿到行医资格证,让自己合法行医。
王堂珍原先有行医资格证。他自学中医近10年,参加过上海和广州的函授学习,年参加海南省三亚市卫生局考试取得开业执照。年《执业医师法》颁布,其中第九条规定: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人,首先必须具有医学专业本科、专科或中专学历。而该法规定的“师承或确有专长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既没有考试所需的“具体考核内容和标准”,也未有部门组织。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文件,要求妥善解决中医医师资格认定。当他拿着这份文件和所有证件前往办理时,却被告知文件已过期,不能办理。
说起王堂珍的医术,当地人有口皆碑。一位俄罗斯女留学生婚后3年不孕,医院治疗未愈,来三亚旅游时经人介绍找王堂珍,开了60服中药带回家,服完药就怀上双胞胎。
像王堂珍这样确有专长的民间中医,若放弃行医,不仅丧失谋生手段,还会导致某些独具特色、疗效显著的中医药宝贵技术和方法失传;若继续行医,往往成为打击非法行医行动的对象。为继承这些技术,有的执业医师拜民间中医为师,出现了“学生有资质,老师无资质”的怪现象。
去年7月,《中医药法》正式实施,规定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人员,由至少2名中医医师推荐,经实践技能和效果考核合格后,即可取得中医医师资格;进行执业注册后,可从事中医医疗活动。《中医药法》突破制度上的瓶颈,彻底打通了中医师带徒人员和确有医术人员的执业路径。
作为《中医药法》的配套文件,《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在年底正式实施,规定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采取专家现场集体评议方式进行,以现场陈述问答、回顾性中医医术实践资料评议、中医药技术方法操作等形式为主,必要时采用实地调查核验等方式评定效果。为确保考核公平公正,防范考核舞弊风险,在充分考虑专家队伍基数基础上,规定考核专家人数为不少于5人的奇数。
考核不是考试,而是以专家评议方式进行评价,这是中医类别医师准入制度改革的突破,符合中医药的学术特点。专家表示,《暂行办法》规定对中医医师资格管理进行了改革创新,通过实践技能及效果考核,民间中医就能拿到中医医师资格证。
不少民间中医担心,通过专长考核拿到的证书含金量不足,在行医过程中会受到歧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司司长余海洋表示,此类人员的医师资格考核由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且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多成长于当地,在当地群众中认可度高,应当鼓励其更好地为当地群众提供中医药服务,规定中医(专长)医师在其考核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内执业。拟跨省执业的,需经拟执业机构所在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同意并注册。
扶老树更需栽新苗
《暂行办法》的实施,绝不是解决民间中医的权宜之计,而是培养中医人才的长久之策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会长陈珞珈在各地讲课时,经常会被人问:全国几十所中医药大学培养了大量的毕业生,还需要从民间考核录用中医吗?
陈珞珈为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在全国卫生技术人员中,中医中药人员仅占7%。全国平均每个乡镇卫生院仅有1.85位中医;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仅1.08位中医,而且这些中医并非全用中医的方法治病。每家诊所的中医人员不足1人。一些农村和西部偏远地区,已经找不到中医看病了。
民间中医是指“三无中医”,即“无校、无照、无庙”。中国社科院中医药国情调研组组长陈其广说,“无校”是没在正规医药院校接受过学历教育;“无照”是没有政府法规正式审查合格后颁发的证照,甚至连乡村医生的证照都没有;“无庙”是没有正规的执业机构。据中国社科院调查,在农村边远地区仍然生存着至少15万名民间中医,他们长期处于有用、有益却“非法”的状态。
“基层和农村不需要中医吗?”陈珞珈说,这次考核注册民间中医,既保存了师带徒形式和民间独特疗法,又解放了一批身怀绝技确有疗效的中医,用改革思维与制度创新来加快充实基层和农村的中医人力资源,体现了中医药管理部门的勇气、担当和智慧。
陈其广认为,不少地方把民间中医“进门难”当成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只扶老树不栽新苗”。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相当于断了年轻人通过师承学习中医的路。偏方治大病,高手在民间。中医的理论比较抽象,实践上有很多难以量化的地方,如脉象的判断,其微妙之处,是书本上学不来的,不但需要临床实操,还需要老师手把手地教,师承模式比较适合中医的特性。
中医药人才培养有两种模式: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暂行办法》的实施绝不是解决民间中医的权宜之计,而是培养中医人才的长久之策。陈珞珈说,过去中医主要是通过师带徒方式培养人才,与西方现代医学主要靠医学院校培养人才的模式是不一样的。中医的水平与学历有关,但不能唯学历论。
历代中医名家辈出,很多国医大师都不是院校教育培养出来的。如蒲辅周、董建华、李重人、王绵之等,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院校教育。陈珞珈说,很多省市的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以及名老中医,都是以优秀的成绩考试录用进来的。穿了“皮鞋”的中医,要多关心那些还在穿“草鞋”的中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原来的《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继续实施,保留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通过国家统一考试取得医师资格的原渠道不变。《暂行办法》实施前已取得《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和《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证书》的,可申请参加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也可申请参加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
江湖骗子进不来
不埋没人才也不放任自流,不限制发展也不降低标准,把好民间中医人才的“入口”
不少人担心,大量民间中医通过考核注册后,会不会导致中医队伍质量下降?
“在严格规范的临床考核面前,江湖骗子是不可能进来的。”陈珞珈认为,《暂行办法》规定,申报人有两个条件: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的,要连续跟师学习中医满5年;经多年中医医术实践的,要有医术渊源,在中医医师指导下从事中医实践活动满5年或者《中医药法》施行前已经从事中医医术实践活动满5年。两者共同的条件是:对某些病症的诊疗,方法独特、技术安全、疗效明显,都要有2名执业中医师推荐。能否给他们发证,关键是有一系列完整配套的临床考核办法,还有5位同专业或同专科的专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系统、全面的临床考核。
不少民间中医担心,他们长期在农村或基层看病,与体制内的中医没有联系,找不到2名执业中医师来推荐,推荐的中医也不了解他们。陈珞珈建议,各地在制订地方《实施细则》时,应正视并妥善处理这一问题。考核录用民间中医,关键在于临床水平,而不在于有几个执业医师来推荐。2名执业中医师推荐,不能成为前置条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一是注重风险评估与防范,对具有一定风险的中医医疗技术,由考核专家综合评议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二是注重分类考核,针对参加考核者使用的技术方法,分内服方药和外治技术两类设计考核内容、考核程序、安全风险评估及防范要点。三是注重效果评价,由考核专家根据参加考核者的现场陈述和回顾性中医医术实践资料,综合评议其医术是否确有疗效,现场把握不准的,可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核验等方式进行综合评定。
有的民间中医认为,这次只让报考“内服方药类”或“外治技术类”一个专科或者自己擅长看的几个病,国家不应束缚民间中医的手脚。陈珞珈说,仅内科就有几百种病,医院的内科主任医师,一辈子只会看一个系统的病,如脾胃病、肺病、肾病、心病等,有的专家甚至一辈子就专门看一个糖尿病。治病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不设门槛,不进行规范严格的临床考核,如何保证中医的疗效和安全性?
“不埋没人才也不放任自流,不限制发展也不降低标准。”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张健峰说,考核应侧重基层实践亦兼顾基础理论,避免产生只重经验、不知经典的“跛足”式人才,这样才能把好民间中医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