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榆师”的怀念
苏延华/文
(年5月)
我叫苏延华,男,府谷县海则庙磁窑沟村人。年生,小学高级教师,地区教学能手,磁窑沟完小校长,年退休。
我是榆林师范学校一九六七级甲班学生。一九六四年七月考入榆师,一九六八年七月毕业。整整四年的榆师生活,现在回忆起来,十分留恋、怀念。
一九六零年七月,我于本村完小六年级毕业保送到府谷中学,属初六三级二班学生。班主任马佩兰。我是班上团支书,班长石玺泽,学习干事王国世,生活干事郝福民,他们都是后来府中高六六级的佼佼者。
一九六一年春季开学,我去报名,俄语老师高崇英对我们说,当前正当国家困难时期,上边号召广大青年学生回乡务农,不念也可以。在当时那种舆论的引导下,许多学生弃学回乡,四个班减成两个,我也糊里糊涂地辍学回了家,在农村整整劳动了三年半。
一九六四年六月的一天,听人说榆师招收回乡的历届初中毕业社会青年,我报着侥幸心理,去府中参加榆师招生考试。嗨,奇迹般地考上了!当我收到榆师的“录取通知书”时,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心想,自己只读了半年初一,又在农村劳动了三年半,既没有提前复习,也没经老师辅导,竟然考上了榆林师范中专学校,简直不敢想象!当时两个考场近百人,只录取了我们五个人,即王培智,赵玉斌,王立鸣,武培民和我。后来我想,准是语、政、数三科前两科拿了高分。那时哪有作弊,后门之说?我成为磁窑沟村解放以后第一名中专生!
一九六四年七月的一天早晨,我从府谷乘班车,路经神木,下午才到了榆林汽车站。在那里,早有六六级同学迎接我们,回到了学校。
老榆师,学校历史悠久。坐落在城内一处东山坡上。一进校门,左边是门房,属于一斋。进去里院,是师生伙房、饭厅,还有一座不大的图书楼。再进去是直达四斋陡立的九十九级砖铺台阶。从这里手提上一桶水,总得歇几次才能上去顶端四斋。大门内右边是大礼堂,正面是通向四斋的砖铺大道。二斋是操场,靠右有一公厕。靠山正面是一排砖窑。右前方是一处小院,校长就住在那里,另有几座理化、音乐、美术等实验室。三斋很窄,也是一排砖窑,是教师宿舍,“函授部”也在那里。四斋,右边是一排两座教室,外边是公厕。左边是一线十排整齐的砖瓦房,每排十间,为学生宿舍。第一排边上两间是教师下课休息室,其它每排第一间是班主任宿舍。我住在第五排第五宿舍,每四人一室。排房前南边是一排六座教室,北边围墙外是榆中。教室外边是花栏砖墙,站在这里,登高远望,榆林城尽收眼底。每到夜晚,灯光璀璨的榆林城,让你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一次周五,一架来榆的“安二型”客机,从北门上空开始低空滑翔经过榆师上空飞往南郊机场时,轰鸣的飞机声惊出了教室里正在上自习的同学们,当时我清楚地望见了机舱内飞行员的面孔。
我和王培智分在了六七甲班,王立铭、赵玉斌、武培民在六七乙班。我的班主任陈树华,女教师,带政治,苏州人,细个儿。
我们班起初有同学51名,后来张崇秀跳班升级到六六级,杜承平和徐友国参军入伍,退役改行。几年来,同学们学习上进,团结友爱,历经运动,饱经风霜。许多同学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至今难忘。工作积极的老班长王培智,沉着稳练的团支书贺江汀,胸怀大志的韩树林,学习优秀的安一静。还有潇洒大方的曹玉芳,能歌善舞的何兰芳,天真活泼的张秀芳,温柔善良的我的老同桌拓爱华……我的室友黄鹏林,榆林街上人,和我很要好。我补数学的六本初中课本就是他给我借的,他常买电影票约我去看电影。星期六,我曾和他去西沙捋柠条籽儿,拉回来喂他家的奶山羊。在学校开展“学雷锋一帮一”活动中,他表现突出,光荣地入了团。
校长张凤祥,老革命。一次在大礼堂作报告时,讲述他在过去搞革命时,一次送情报路经敌哨时,一口吃掉了写有机密的纸条,才安全脱了险。
教导主任朱正浩,一九五五年大学毕业,很有才华。听说一次在大礼堂校长作时政报告时,没来得及写讲话稿,是他在旁边现写一页、现递一页让校长完成了报告。他讲政治课,常用几个小故事串讲课文。一次给我们在讲《实践论》里“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时,用“一个骑马的瘸秀才和一个用一束鲜花遮住塌鼻子的美女相亲”的故事,阐述了“走马观花”看表面,“下马看花”识真情的道理,教室里一片哄笑。
语文老师李文芳,老知识分子,大麻脸,解放前在榆林电台工作过。他给我们讲,他是当时同高岗、刘澜涛的陕北“三大麻子”之一。他精通古文,讲语文从不拿教案,一次语文课上,能把我班各县学生提出的“方言词”不假思索,一口气地写在黑板上。
数学老师李元镜,女教师,小个儿。讲课十分精细。她知道我的数学基础差,让我借了六本旧初中数学,每晚到她宿舍补课,直至达到了正常水平。她十分强调数学里的“预学”。直至我后来教初中数学时,也十分强调学生的“预学”,收获很大。
另外,还有数学老师张克继,是李元镜老师的配偶,课堂上,语言精练、板书简洁。美术老师刘国炎,是陈树华老师的配偶,专业特长。音乐老师刘光裕,老教师,很和善,精通乐理,少时曾是贺龙师文艺宣传员,解放初在榆林文工团工作过。教育学老师赵德壁,体育老师崔天骥,数学老师张世平,以及函授部老师何志刚、王志超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榆师的校风好、学风好。师生之间互敬互爱,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学雷锋,做好事,“一帮一,一对红”搞得轰轰烈烈。我是团员,曾帮两名青年入了团。现在回忆起来,是我一生中感到最愉快、最幸福的青春时光。
学校的伙食也很好。榆师在南郊有一大块水浇蔬菜地,可以满足师生食用。每周日吃一次油饼,隔几周吃一次地地道道的榆林“拼三鲜”。每人每月13元助学金,除伙食费外,还可结余三、四元,可以购置一些生活用品。
榆师当时的政治气氛浓厚,文娱活动活跃,课外生活丰富。记得年10月的一天,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新闻在广播里一传出,全体师生敲锣打鼓,上街游行庆祝。年,陕北大旱遭灾,东北几省援榆的60辆搭载救灾物资的车队来榆车站停留,学校按照上级指示后,校秧歌队迅速到南门外迎接,并拍了电影。当时,学校还组织学生乘专车去米脂参观了“农业学大寨”典型——高西沟。秋假假期,师生下乡帮助农民收秋。每逢元旦,白天,校秧歌队上街表演;晚上,在大礼堂举办文艺晚会和灯谜活动。每隔几周的星六晚上学校发票,可以去电影院或中山堂看电影或看戏。学校设有写作、绘画、文艺、摄影和体育等课外兴趣组,在每周星期三、星期五的课外活动时间进行,为培养多才多艺的人民教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九六六年九月,开始红卫兵大串联,我曾到过延安、西安、北京、天津、南京、上海、长沙、韶山、武汉、郑州等大城市。在北京荣幸地两次见到了检阅红卫兵的伟大领袖毛主席。
一九六八年六月十五日,中共中央发出了68(94)号文件,决定分配六七级中专生。校革委成立了由革委会代表何志刚、教师代表王志超,学生代表我和梁海生、杜承如的五人分配小组,负责六七级甲乙两班同学的分配工作。我自愿分配到了府谷,于是四年的榆师生活结束了。我们六七级学生也成了榆师历史上在校时间最长的一届,给我们留下的印象也是最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