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去参观“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前些日子,我带孩子去参观“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出发前我以为博物馆的参观会枯燥无味,还特地准备了许多零食,省得他们参观的时候吵闹。
结果意外的是,三个孩子,包括不到两岁的双胞胎妹妹们都觉得这个博物馆非常有意思,不仅有冷气吹,而且里面多元化的展示,让孩子和历史互动,十分有趣,小孩子在一处“摇橹体验区”,甚至玩得不肯离开。
而儿子参观的时候,说“妈妈,我觉得古代虽然已经过去了,但是它还留在这个馆里”,和“妈妈,我们泉州好厉害啊!”这两句话,让我觉得不枉此行。
也让我陷入深思:“双减”颁布后,教育改革愈演愈烈,如果还是一味强调让孩子去阅读,让孩子去刷题,通过历史书,古文学习来迎接“大语文”时代的到来,“埋头苦干”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只怕是很难迎接“教育的挑战”。
现在的时代,无论你分数多高,专业学得有多深,如果不能到真实世界里去解决一个个具体而复杂的问题,不能将所学转化为应对一个个挑战的解决方案,那就无法适应世界的挑战。
美国的薇妮斯蒂·马丁写了一本《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这本书一经推出,在育儿圈内畅销。
温妮斯蒂·马丁博士在密歇根大学主修人类学,后于耶鲁大学取得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博士学位,侧重于人类学、人类学史与精神分析史的研究。
从物色公寓、购买学区房、给孩子申请私立学校开始,薇妮斯蒂打响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她终于发现上东区的精英妈妈与普通妈妈们一样,都存在着种种焦虑,生活在恐惧和欲望交织之中。
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薇妮斯蒂·马丁和丈夫决定,带着孩子拿着足以买有游泳池的豪宅的钱来到上东区,然而,她对那里的生存规则一无所知。
用简单的话概况就是,能不能住在同一个小区,得你的邻居说了算。为了跻身上流社会,再破的房子也得买,再难的考验也得忍。
这样一位有钱又有颜的耶鲁女博士也逃不出育儿的“焦虑圈”,再有钱的贵妇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育儿焦虑。
如何培养孩子,培养一个能够在真实世界中解决问题的孩子,来适应不确定的未来?教育最大的挑战是——让孩子从知识传授转变为能力,让孩子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拥有应对未来各种挑战的核心要素。
我觉得“焦虑”普遍存在,可以理解,但是我们不能“埋头鸡娃”,更应该放下焦虑,带孩子去体验世界,触摸知识,了解历史。
泉州申遗成功了!
今年的7月25日,我的家乡泉州成为了世界的第五十六个世界遗产,它是马可波罗笔下,10-14世纪世界上最繁华的港口之一。而泉州申遗经历了两次,一次是年,一次是今年。年是失败的。而今年这次全票通过。
我的家乡古称温岭,另外一个特别美的雅号是“刺桐”,早在十三世纪,有一个叫做马克·波罗的意大利人,来到我们神秘的东方,他带回去的游记里,就有关于刺桐这一座城的印象,在他的描述当中,这一座城市简直就是当时世界上,繁华港口大都市的一个缩影。
各种各样的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宗教信仰的人,来往穿梭,一派繁荣的景象。这样的一种文化交融,贸易往来,直到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历历在目。一千多年后,它再一次站立在世界的面前,让世人惊艳,它成为了世界的第五十六个世界遗产。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姜波教授说泉州的申遗历经了整整三十年。从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海上丝绸之路的考察开始,泉州人这三十年为此付出了很多!
而泉州经历两次申遗,年申遗的时候,被驳回。
因为世界遗产的申报强调的是:第一,他的价值表述。第二,申遗的标准是——对全人类而言是有价值的,才能成为世界遗产。
并不是说这个东西重要,你就可以成为世界遗产。第一次申遗的时候,泉州强调的是,有很多外来文明因素的遗产,在中国人看来特别地独特,所以第一次申遗被驳回了。
第二次申遗,团队调整了方案,介绍的是古代世界航海历史中,不光有大航海时代,大帆船贸易,不光有地中海或者印度洋的航海,还有我们中国人留下的航海的遗产,就像我们探讨世界文明的进程一样,我们不能光看希腊,罗马文明,我们还有两河文明,玛雅文明,中国文明。为什么中国文明那么重要,因为它代表了东方的一种文明形态。
第二次“申遗”的成功就是因为申遗团队证明了,泉州构成了世界人类文明发展这一块大的拼图里的其中一块。并不是泉州它有多少历史遗迹,有多厉害,而是它对全人类重要。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东方明珠,泉州在世界航海史上的地位,足以比肩哥伦布的故乡热那亚、马可·波罗的家乡威尼斯和伊本·白图泰的启航地丹吉尔。
泉州申遗成功不是终点,而是保护、传承这份珍贵的航海遗产的起点,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呵护着这份珍贵而独特的遗产。
为什么要强调家乡的申遗过程。因为泉州的历史,不仅仅通过博物馆呈现出来,孩子通过触摸,感受去体验历史,他对家乡感兴趣,对历史感兴趣,而不是一篇又一篇的历史故事。
孩子在真实的世界里去感受历史,通过了解家乡的申遗过程,去了解世界。申遗的过程不仅是一件简单的历史事件,“如何申遗成功”,“世界遗产强调的重点”更是一次“世界观”塑造。
学习应该发生在真实世界里
在日本,有一所网络函授制高中——日本N高等学校,是一所不用出门上学的“网络高中”N高等学校。除了让学生几乎完全用手机学习全部课程,还把师生一起在网上玩游戏当成社团活动。
函授制,日本高中三大形式之一,国家承认学历,统一参加高考
这个学校的教育方式与主流理念相悖,但是却在创办4年后,在校学生人数就超过了人。相当于4年办了10所大规模学校,还是在近5年日本有12万中小学生辍学的情况下,成为了网红学校。
N高中学习方式的三大创新:
1.网上双向学习
N高中认为自主学习是最理想的学习方式,秉承这样的理念,为了让学生自主学习,学校在高中必修课的课程设计上采取了基础计划(Basicprogram)。基础计划分为“网上学习并提交报告”,和“在学校集中授课”两方面。网上授课的课程由知名教科书出版社制作,学生通过自学能毫无遗漏地学习所有课程。
2.网上社团
每个学生可以自己创建新的小组,现在学校一共有个频道,也就是个学生创建的小组,他们在讨论自己爱好的话题。实际上,在日本传统学校里面,学生和老师之间通过网络直接进行沟通的做法在很多地方是被禁止的,但N高中大胆在这方面作了挑战。
N高中也在网络上开展社团活动,比如组织将棋、足球之类的线上比赛。如果学生有兴趣,学校也会邀请专业嘉宾讲课,引领他们在兴趣上走得更深更远。
3.现实活动
N高中重视网络在线课程、线上社团等,但现实的交流同样重要。
(三重造船木工体验活动)
他们会组织学生去体验一些职业,比如做刀(日本传统工艺),去农场、做蛋糕,现在大概有20多种的职业是可以让学生去现场体验的,从北海道到冲绳都有体验场所。
世界一直在变。教育者的目的是能够把孩子送入社会,并在这之前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世界如果变的话,学校就需要变。这是理所当然的,可很多教育者已经忘记这一点。
(北海道奶制品厂体验活动)而这所学校破解了“如何让学生在中学阶段把热情与热爱有效转化为志趣与职业”这道难题,那就是连接真实世界。
N高中的投资方是当前日本最大的电影娱乐公司角川株式会社,学校专门招募了20位研发人员,只做一件事,到日本的各个城市、企业去发现问题现场。
比如,他们了解到丰田试图应对新能源时代挑战,正在开发新产品,就与丰田建立项目合作,让N高中的学生直接参与到最前沿的工作现场。
请注意,这可不是以往学徒制的职业教育模式,而是平等互利的教育新模式。企业可以从中收获最没有思维框框的“鲜榨创意”,学生呢,可以在真实世界中学习,培养面对时代挑战所最需要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这种模式下,N高中今年有18位毕业生直接进入了顶尖创意企业,从事编程、插图、设计、音乐、电竞等工作,企业同时也给他们在全球配备了最强的资源,帮他们打通向大学、行业制高点终身学习的机会。
让孩子在最富有创意和热情的年纪直接投身于创造未来的时代洪流中。
“双减”加上“初中毕业后的强制分流”,我们的教育在发生变革,如果我们培养不出上高中的孩子,我们孩子的人生就完蛋了吗?
如果我们的孩子上了“高中”,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了吗?
回首这十年的“高考定终身”的局面其实已经悄悄改变,多少人没有因为高考而定了“终身”?而且每年高考都在变化,千万不要被“高考定终身”这句话迷惑。
会读书不一定会思考,会学习,N学校的成功是因为它提供了孩子一个安全试错和深度体验的机会。
学历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持续学习的能力。我们的孩子可能没有机会去“N高中”这样有教育理念的学校,就算有也不一定敢送孩子去学习。
这样教育趋势或许是超前的,我们的国家整个教育体系和顶层设计可能不会这么快调整,但是如果这样的趋势是对的,作为家长就应该找到自己可以行动的入口。
结语:
当我们陷入“拼命抢起跑线”或者“内卷鸡娃”的焦虑时,不妨停一停,我们教育孩子的初衷到底是什么?比起学习更多的知识,是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成为自己,要让学习回归到真实的世界中。
教育回报反馈期长,但是一定会回报,育儿比的就是眼光和价值观。作为家长我们不要光顾着“鸡娃”,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