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高考。如今已经过去了13年,整整13个年头,当年出生的孩子,现在个头差不多和我一样高了。十三年来,和各个时期的同学在一起聊天,总会不自觉地聊起高考。是的,这是决定一个人以后的人生的一场考试,没有人会觉得他不重要,除非是那种学习自来糟糕的学生。但是即使学习再差,生活在那样的环境里,你也一样会着急。
我的学习差得要死。几乎所有人看来都是大事的高考,在我却稀松平常。
是的,当年我没有好好读书,没有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作为一个差生,我有了那种“死猪不怕开水烫”的乐观精神。
当初,班上同学,非住校生都回城了,住校生大半被家长接走,也去城里找宾馆,好吃好在。我的好朋友,一个纤细柔弱的女孩,她爸爸高考前三天就在城里找好宾馆,然后接她去。开考前晚上,她打电话给我,说是害怕,睡也睡不好,晚上常常醒来。我说我睡眠很好,并且跟她开玩笑说:“没心没肺的人睡眠都好,你睡不好,说明你有心有肺。你该为此感到高兴。”她咯咯地笑了。城里的同学都有家长陪考,车接车送。住在学校的同学,学校组织校车统一拉到考场,考完再拉回来。一天来回四趟。我们吃饭就在学校食堂或者校门口的小饭馆里。
对于高考,我也有紧迫感,但是不像同学那样紧张。我觉得那就是一次考试,“怎么说三年时间我也有些努力,结果会好的——即使结果不好,难道一定要大学方才有出路?”这就是我当初的想法,这就是我当初对待高考的心态。
第一场考语文。那天早晨,天空飘着细细的雨,空气湿露露的。吃完早点就上车。考试完,回宿舍我就和舍友下象棋,也不复习,也不睡午觉。一直玩到下午乘车时间——两点。第二场数学我考得相当差——我对数学一窍不通,但是我也没有情绪低落。“差就差吧,我的文综会考得不错的!”我就这么想。
考试结束后,同学都忙着对答案,忙着上网查信息,忙着买报考指导书。我呢,我就躺倒在床上,看《莫泊桑短篇小说集》。“考完就完了呗。结果如何,现在只能看天意了。”我就这么想的。
结果如何呢?结果我只上了三本线。以我家的情况,是上不起三本学校的。于是填报了一个师范类专科学校。和我差不多分数的人都在抱怨:“运气差啊,旁边的都不如我”“我发挥时常啊,太可惜”“明年再战吧”等等。我对着成绩笑了笑说:“也就这么点!”再多的想法就没有了。我没去想考试时候是不是发挥失常,没去想错在哪里。“都过去了,上一专也好。以后能当老师也不错。”我当初就是这么想的。
我父母想让我考云师大——其前身就是闻名中外的西南联合大学。班主任贾老师也说按照我平时的表现补习一年能考师大。他们都想让我去补习。我妈给三百块钱,叫我先去报到,上一周课再交补习费。我去到学校,报了名,听新的语文老师讲了45分钟的“人生三境界”,之后就再也没有上过课。我想:“上师专也好。三年后专升本,照样能上师大。”我就整天在校门口看电影。《加勒比海盗》《阿甘正传》《我的父亲母亲》等等经典电影就是在那几天看的。三百块用完就回家。爸妈都尊重我的选择,只是爸爸淡淡地说了一句:“以后你可别后悔。”我的那个好朋友也是只上三本线,也想着考师大。回去补习一年,连一专线都没上。她不甘心,又补习一次,结果还是一样。大病一场之后依旧去读二专。
对于我的选择,我当然不后悔。
我就抱着这种乐观的心态结束高中的学习。这种心态是好是坏我不知道,但是它却并没有因为高中结束而随之结束,它一直紧随着我,像是我的影子。
师专毕业,我并没有专升本读师大。而是参加昆明市的特岗考试。我告诉自己:“干嘛非专升本呢?考取工作后读函授,一样能上师大。”我这样想,并且就这么干了。如今,到今年年底我就可以拿到云南师范大学(函授)历史学本科学历。但是现在我认识到函授学历和全日制学历有天壤之别。很多单位不认可函授学历。这时候,我应该为三年前没有参加专升本考试而后悔了。但我不后悔,我这样想:“我的人生经历因为工作而丰富起来,这不是一个全日制本科学历能够换得来的。”
我就这样一直失败着,但也乐观着。好就好在,虽然我的人生不如人意,但我总能找到努力的方向,总能看清楚前方的属于我的目标。有人说:人生就应该常想一二。我觉得,事事顺心如意并不一定是好事,关键是要能够看清楚自己要什么。
最后,来一句不合时宜的总结:请乐观地对待人生的每一场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