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2020年招生就业汇总含提

北京白癜风治好多少钱 http://m.39.net/pf/a_4629688.html

西南政法大学简介

西南政法大学是教育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学校位于重庆市,现有沙坪坝校区、渝北校区和宝圣湖校区等三个校区,其中,渝北校区为本科及研究生教育教学中心,沙坪坝校区为法学第二学士学位教育、继续教育和干部培训基地,宝圣湖校区为科研和创新创业基地。渝北校区所在地:重庆市渝北区宝圣大道号。

学校前身为年创建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学。

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政法系为基础成立西南政法学院。

年,学校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西南政法大学。

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全国首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年,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置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年,成为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及教育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学校拥有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培育单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教育部共建、教育部高校高端智库联盟首批成员单位),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基地,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自然资源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审计署等单位协同共建研究基地以及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市新型智库等34个。学校司法鉴定中心是中西部唯一的国家级鉴定机构。

学校学科以法学为主,涵盖哲学、经济学、文学、管理学、工学等多学科。现设有法学学部、文新学部、政教学部、经管学部、新学科学部5个学部,有民商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经济法学院(生态法学院)、法学院、行政法学院(监察法学院)、国际法学院、人工智能法学院(应用法学院)、刑事侦查学院(国家安全学院)、商学院(监察审计学院)、经济学院、外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融媒体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3个学院,设置人权研究院、司法鉴定中心、地方立法研究院等。

学校现有28个本科专业,其中有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现有法学、新闻传播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经济法学和诉讼法学为国家重点学科。

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广播电视学。

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新闻学。

年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招生计划为人。年新增“法学+金融学”、“法学+公共事业管理”、“法学+刑事科学技术”3个双学位复合型人才项目以及新增西南政法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法学+法语”联合办学项目。

-学年,全日制在校生总规模为人,其中本科在校生人(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学生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人,留学生人,普通预科生24人。另外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人,函授学生人。

西南政法大学年本科招生

年4月,学校获批“新闻学+法学”、“法学+工商管理”、“法学+英语”3个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重新启动法学专业第二学士学位招生,并增设知识产权专业第二学士学位。

设立全国首个卓越法治人才(人工智能法学方向)实验班、全国首个卓越法治人才(人权法学方向)专门化班。

年,学校计划招生人,实际录取考生人,实际报到人。实际录取率为.9%,实际报到率为97.44%。招收特长生24人,招收本省学生人。年共招收本科学生名,其中:按计划招收普通本科学生名、第二学士学位生名、招收不占计划的港澳台和民族学生共55名,另招收新疆民族预科学生28名。

年西南政法大学公安类提前批本科录取分数线

年西南政法大学普通类文理本科录取分数线(不含中外合作办学)

(以上录取分数线为手工整理,仅供参考)

年,西南政法大学山东省普通类常规批计划招生11个专业(类),计划招生数量95人,实际投档数量95人(包括1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计划招生数量10人)。

投档分数线

投档最低分数最高的专业(类)为法学(法学+工商管理)专业,最低投档分数为分,对应最低位次为名;投档最低分数线最低的专业是哲学专业,最低投档分数为分,对应最低位次为名。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法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最低投档分数为分,对应最低位次为名。

选考科目要求见上表。年选考科目要求没有调整。

年高考改革省份选考科目简述:

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省份的选考科目要求是,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在物理、化学、生物中任选一门,公安学类、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必须选考政治;

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省份,政治学与行政学、思想政治教育、公安学类等专业必须选考政治,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必须选考物理。

专业(类)包括的专业及招生要求

年西南政法大学在山东省计划招生的11个专业(类)中,包括3个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共2个招生专业(类)实行大类招生,其他招生专业均为按照专业招生。

经济学类:包括金融学、经济统计学、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4个专业;

工商管理类: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审计学、劳动关系、电子商务及法律6个专业。

西南政法大学年招生章程摘要

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调档比例一般控制在1:1.05以内,生源好的省份可适当扩大比例,考生若服从调剂且身体条件符合专业录取要求,进档不退;未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调档比例一般原则为1:1.2以内;具体情况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考试机构在投档前根据生源情况与学校商榷后确定。

提前批公安学类专业由于有身体条件及性别限制,调档比例控制在1:1.5以内。

公安学类(含侦查学、经济犯罪侦查)专业于本科提前批次录取,执行普通本科第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或本科一段线。具体录取批次原则上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考试机构公布的为准。

本科提前批次录取的公安学类专业考生,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身体条件基本要求为裸眼视力任何一眼不低于4.7;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东、广西、海南、江西八省份的男性考生身高应在1.68米以上,女性考生身高应在1.58米以上;其他省份的考生,男性考生身高1.70米以上,女性考生身高1.60米以上;无色盲、色弱;无口吃;未婚,年龄在22周岁以下。

学校公安类专业不单独组织面试和体能测试,各省无特殊要求的参照普通高考体检结果。

本科提前批次的公安学类专业女生录取比例控制在15%以内,其他专业无男女比例限制。

英语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其余专业不限制外语语种。

中外合作办学法学专业采用“3+1”培养模式,由西南政法大学与英国考文垂大学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我校完成前3年的学习,且雅思成绩达到6.5分以上,可赴英国完成最后一年的学业,毕业时同时获得西南政法大学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及英国考文垂大学的法学学士学位证书。该项目部分课程采用全英文授课模式,外语基础薄弱者需慎重报考。

进档考生按照分数优先、不设专业级差的原则,根据考生的投档成绩和专业志愿的顺序,综合考虑,择优录取。录取时考生的投档分数相同按照所在省考试院的同分规则进行排序,如果考试院未规定同分规则,则新高考改革省份依次比较考生语文数学总成绩、语文或数学中的单科最高成绩、外语单科成绩、首选科目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最高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次高成绩由高到低排序;其他省份依次比较考生语文、外语、数学、综合成绩。

内蒙古实行“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的录取规则;浙江省、山东省、河北省、辽宁省、重庆市考生由省教育考试院依据其相关规定直接投档到专业。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海南省、广东省、福建省、湖南省、湖北省、江苏省考生由省教育考试院依据其相关规定按专业组投档,学校按照本章程规定的录取原则进行专业安排,对不能满足所报专业志愿但服从专业调剂的进档考生,将在专业组内缺额专业中进行调剂录取;高考改革省考生的选考科目须符合学校要求。

录取到专业大类招生的考生,进校后按学校专业大类分流方案进行专业分流,大类及包含专业如下:

公安学类(含侦查学、经济犯罪侦查专业);

新闻传播学类(含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工商管理类(含审计学、会计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劳动关系、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

经济学类(含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统计学、金融工程专业)。

录取到法学专业的考生,随机分配至民商法学院、经济法学院、法学院、行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人工智能法学院六个学院学习。中外合作办学法学专业由经济法学院进行日常管理。

“法学+”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专业为法学专业,学生在完成双学位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的学分并达到学士学位要求的,可授予双学士学位,学历为法学。

录取到“法学+”双学士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的考生在双学位项目中的法学以外专业所在学院进行日常管理。学生入学后确因成绩或其他个人问题不适宜就读双学位项目的,经学校审批后,转入到双学位项目中的法学以外专业就读。

“法学+法语”联合学士学位项目为我校与四川外国语大学合作举办的本科联合学位项目,学生学籍所在学校为西南政法大学,学生完成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的学分且达到两校学士学位要求的,可获得西南政法大学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证书、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学位和四川外国语大学文学学士学位;联合学士学位项目录取的学生1-3学期在四川外国语大学就读,4-8学期在西南政法大学就读。学生入学后确因成绩或其他个人问题不适宜就读联合学士学位项目的,经学校审批后,转入到国际法学院普通法学专业就读。

学费及住宿费(年):

各专业学费标准详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的招生计划。

实行学分制收费方式。

学费由专业学费和学分学费两部分构成。新生入学时按学年制的学费标准预收学分学费和专业学费。级各专业学年制收费标准(供参考):

普通专业(除英语、德语、法学(中外合作办学)外)及“法学+英语”双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法学+法语”联合学士学位办学外的其他双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每生每学年学费元;

英语、德语专业、“法学+法语”联合办学项目、“法学+英语”双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每生每学年学费元;

与英国考文垂大学合办法学专业在我校每年学费元,在英国考文垂大学学习期间的学费按照英国考文垂大学标准收取。

住宿费:每生每学年元。

关于转专业

大学第一学期专业必修课成绩绩点排名年级前20%或者第二学期专业必修课成绩绩点排名前20%情况下可申请调整专业。

学校开设了涉外法治人才、一带一路法治人才、基层法治人才、监察法学、监察调查法律人才、人工智能法治人才、公共法律服务人才实验班;面向全校新生选拔,每年大概招收人,小班教学,实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

可选择辅修,目前开设辅修的专业有法学、金融学、会计学,进校第二学期就可以报名辅修学习,一般安排在工作日的晚上或者周末学习,与主修专业学习时间基本不冲突。学生按照辅修专业要求修读完学分,成绩合格者,由学校颁发辅修专业毕业证书和辅修专业学士学位证书。

具体情况需要新生查询当年学校规定。

西南政法大学年本科生毕业及就业情况(来源:西南政法大学-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西南政法大学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届普通本科毕业生人,截至年11月毕业人,结业64人,毕业率98.56%,学位授予率98.53%。

截至年8月31日,西南政法大学届名本科毕业生中已就业人数为人,初次就业率为76.31%。

本科毕业生各专业初次就业率

初次就业率最低的10个专业分别为

广播电视学专业,毕业人数62人,就业人数41人,初次就业率66.13%;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人数60人,就业人数41人,初次就业率68.33%;

治安学专业,毕业人数38人,就业人数26人,初次就业率68.42%;

新闻学专业,毕业人数99人,就业人数68人,初次就业率68.69%;

刑事科学技术专业,毕业人数61人,就业人数43人,初次就业率70.49%;

英语专业,毕业人数人,就业人数人,初次就业率70.51%;

法学专业,毕业人数人,就业人数人,初次就业率74.46%;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人数人,就业人数人,初次就业率75.51%;

知识产权专业,毕业人数77人,就业人数59人,初次就业率76.62%;

经济统计学专业,毕业人数59人,就业人数46人,初次就业率77.97%。

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流向统计表

从就业单位性质来看,已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中,到企业工作的人最多,有人,其中到国有企业工作的有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0.30%;到其他企业就业的毕业生有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8.44%。到机关工作的有38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0.88%;到事业单位(含高等教育单位、科研设计单位、中初教育单位、医疗卫生单位及其他事业单位)工作的有36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0.83%;到部队工作的有12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0.28%。

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相关数据摘要

毕业生规模与结构

届毕业生共有人,其中本科毕业生人,占比67.21%;硕士毕业生人,占比30.69%;博士毕业生人,占比2.11%。本科毕业生分布在23个专业中,其中法学专业毕业生数量最多(人),占比55.95%;哲学专业毕业生数量最少(30人),占比0.69%。届硕士毕业生分布在30个专业中,其中法律(法学)专业毕业生数量最多(人),占比19.63%。人权法学专业毕业生数量最少(10人),占比0.50%。

届毕业生中,男生共人(其中本科毕业生人,硕士毕业生人,博士毕业生74人),占35.02%;女生共人(其中本科毕业生人,硕士毕业生人,博士毕业生62人),占64.98%,男女比为0.54:1。

届毕业生中来自重庆市的最多,达到人(占42.17%),其次是四川省和河南省,毕业生人数分别达到人(9.00%)和人(5.05%)。山东生源人,其中博士生11人,硕士生96人,本科生人。

毕业生就业情况

届毕业生初次就业总人数为人(截至年8月31日),整体就业率为77.82%。截至年12月25日,我校届毕业生就业总人数为人,整体就业率为90.60%,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人,就业率为89.20%;硕士毕业生就业人,就业率为93.29%;博士毕业生就业人,就业率为96.32%。男生整体就业率为92.53%,女生整体就业率为89.56%。

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

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89.20%,就业率最高的专业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96.36%);就业率最低的为新闻学专业(79.80%)。法学专业年终就业率为88.06%。

届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为93.29%,其中有4个专业(政治学、应用法学、金融、法律逻辑学)就业率达%;就业率最低的4个专业分别为警察科学(14人,85.71%)、法学理论(52人,84.62%)、传播学(18人,83.33%)、应用经济学(17人,82.35%)。

薪酬水平

调查显示,我校届本科毕业生的月平均收入为.23元,硕士毕业生的月平均收入为.03元,博士毕业生的月平均收入为.03元。

就业省市分布

从届毕业生就业流向省市分布来看,重庆市、四川省、广东省分列就业流向人数排行前三名,其就业人数分别为人、人和人。在山东省就业人。

就业行业分布

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数量较多的行业依次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3.32%)、建筑业(12.11%)、制造业(8.12%)、公共管理(7.18%)、批发和零售(7.04%)。

届硕士毕业生就业数量较多的行业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6.82%)、公共管理行业(20.67%),其次为金融业(8.26%)、教育(7.51%)、居民服务业(7.51%)。

届博士毕业生大多在教育行业就业,占比53.08%;剩余毕业生主要在公共管理行业就业,占比36.92%。

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届本科毕业生就业选择最多的是其他企业(占48.24%。其中含到律师事务所就业毕业生人,占8.81%);其次为升学(国内、国外),占31.15%;再次为国有企业,占11.80%,另外党政机关(6.59%)、事业单位(1.70%)。

届硕士毕业生就业选择最多的为其他企业(占53.65%。其中含到律师事务所就业毕业生人,占25.85%),其次为党政机关(17.41%)和国有企业(15.36%)、事业单位(8.49%)、国内外升学(4.49%)。

届博士毕业生主要在以高等教育机构为主的事业单位中就业,占比54.96%;其次是党政机关,占比36.64%;其次为其他企业(6.87%)和国有企业(1.53%)。

继续深造情况

届毕业生整体升学比例为19.96%(国内升学比例为16.61%,出国(境)留学比例为3.34%),其中本科毕业生升学比例为27.78%(国内升学比例为23.04%,出国(境)留学比例为4.75%);硕士毕业生升学率为4.19%(国内升学比例为3.68%,出国(境)留学比例为0.50%)。

届毕业生国内升学最多的为本校升学(人)。

典型就业方向分析

届已就业毕业生中有14.10%到律师事务所工作,其中硕士毕业生选择到律师事务所工作人数占比最高,占已就业人数的25.85%。其中博士毕业生6人(总就业人数人)、硕士毕业生人(总就业人数人)、本科毕业生人(总就业人数人)。

届已就业毕业生中有10.68%到党政机关工作,其中博士毕业生到党政机关工作的占比最高,占已就业人数的36.64%。其中博士毕业生48人(总就业人数人)、硕士毕业生人(总就业人数人)、本科毕业生人(总就业人数人)。

就业方向变化趋势

在行业选择上,除了政法主线,本科毕业生流向前三名的行业分别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制造业;硕士毕业生流向前三名的行业分别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公共管理、金融业;博士毕业生主要流向了教育行业。在职位类型上,除法律专业人员外,办事员、公务员、商业和服务业人员占比较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8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