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庆:中、英两个版本的“作家杀人犯”
作家沦为杀人犯与“杀人犯作家”在语义上存在的差异,似乎不值得过多考究。致人死命的“作家”,其从作案至结案引来的突发事件新闻,给社会给历史给文坛引起的心理震动却难以用笔墨形容。中、英两个版本的同时代“作家杀人犯”事件,国情不同,案犯主体大同小异,给社会紧急救助报道学术议程提出了新的指向性课题。
年10月22日下午浙江省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收到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后签发的执行死刑命令,“杀人犯作家”刘永彪(年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及其同伙汪维明走向各自生命的终点。
年11月29日晚,浙江省湖州市织里镇发生了一起抢劫杀人案件,闵记旅店的老板、老板娘、孙子及一名来自山东的商人被人杀害。两名犯罪嫌疑人逃亡22年后的年被警方控制。8月11日凌晨,身负命案的刘永彪在家中被警方抓获。他对参与抓捕的民警说:“我在家里面等你们等到今天。”(年8月22日新京报)
年,詹姆斯出生在英国西南部的索美塞得郡,父母是苏格兰人。7岁时,母亲去世。10岁时,詹姆斯常常夜不归宿,犯下了平生第一项罪行:抢劫。他抢劫了一家糖果店,因此被送进教养院。15岁那年,詹姆斯离开教养院,四处流浪,做过建筑工、洗碗工,看过仓库,常常小偷小摸,偶尔也会打个劫。他回忆说:“面对把我送入教养院的官员时,我就知道自己是个罪犯。对我来说,醉酒、打架、砸玻璃、偷汽车是家常便饭。每次获释后我都想痛改前非,可每次都很快堕入毁灭性的生活。”
刘永彪上初中时已有文学写作的浓厚兴趣。高考落榜后,开始写诗歌、小说,曾用笔名刘浪、永方、彪子、一沙、江南飞等。年,他和四个发小成立文学社团,创办了《青弋江畔》社刊,一起写稿、刻写、编印杂志,还报名参加了辽宁《当代诗歌》的诗歌函授班,正式走上文学创作之路。年在合肥市文联主办的《未来作家》期刊发表处女作。年3月至7月,鲁迅文学院普及部首届文学创作研修班开班(共录取学员人)。多位知情人士透露,鲁彦周为刘永彪写了推荐信。“刘永彪说他在鲁迅文学院结识了很多知名作家,经常和莫言在一起,人民文学主编也给上过课,进入了一个‘很高的层次’。”年在《清明》文学期刊上发表短篇小说《青春情怀》,成为南陵县第一个在该期刊发表小说的作者。年起,刘永彪起在南陵县城开办“名人写作辅导速成班”,开设在校学生课程(中小学作文)和社会青年课程(“招收有志成为秘书、文员、记者、辩护师、企、事业单位文案策划师及文学创作高手的各界人士”。)年,短篇小说集《一部电影》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年被安徽省授予—年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出版奖”三等奖),成为芜湖市第一个获得该奖的农民作家。年3月20日刘永彪《一部电影》研讨会肯定“刘永彪的生活态度和写作态度,认为作家有深厚的文字表达功力和底层生活经历,不管小说还是散文,都具有真实的力量,这样的作品才能经受住时间积淀的考验和美学评判。《一部电影》获第七届省政府文学奖。这使刘永彪成为继胡旭东、董金义之后第三个获此殊荣的南陵作家”。同年12月,28万字的长篇小说《难言之隐》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年9月27日,《芜湖日报》刊登《一路走来的南陵文学现象》的文章,将刘永彪获安徽文学奖并顺利加入中国作协,作为“南陵文学创作正在走向第三次高峰的标志之一”。年11月,创作的25万字历史演义小说《行者武松》由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次年改编为50集电视连续剧剧本。落网时,53岁的刘永彪成了知名作家、诗人,南陵县规模最大的民办中学——萃英园中学任校报主编,兼网络平台主管,发表作品多万字(含散文集《心灵的舞蹈》、电影剧本《门与窗》等)。
“杀人犯作家”刘永彪与英国那个名叫“埃尔温·詹姆斯”(真名为詹姆斯·莫纳汉)的“暴力、凶残、无情”的杀人犯成为英国卫报知名专栏作家,走了相似的人生邪恶之路:谋财害命。
刘永彪说:“那个时候如果我有一两万块钱就能解决大问题了,家里条件也不一样了。所以我们一拍即合。当时我连车费都没有,就跟着去(购买凶器、合伙抢劫)了。”(注:詹姆斯夺命2人“抢走为数不多的财物”;刘永彪、汪维明夺命4人,抢劫元。)
年,25岁的詹姆斯在一个晚上潜入48岁的剧院经理人格雷维尔·哈勒姆家实施抢劫,并将其掐死。3个月后,律师安格斯·科克伦在林荫大道上遭到詹姆斯袭击,并拖到圣詹姆斯公园内用砖头猛击头部,实施抢劫。4天后,科克伦因伤势过重身亡。詹姆斯逃往法国,加入外籍军团。年8月,詹姆斯获知其杀人同伙被英警方抓获,遂连夜逃离兵营,向英国领事馆自首。后被引渡回英国获刑20年。狱中的詹姆斯向卫报投。年,狱中的詹姆斯获得英国开放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凭借一篇散文荣获柯斯勒奖(柯斯勒奖由曾是政治犯的匈牙利裔英籍作家亚瑟·柯斯勒于年创立)年,詹姆斯在英国卫报发表首篇文章,成为“狱中日志”专栏作家。4年8月,詹姆斯出狱后成英国监狱改革理事会理事、并获放大学荣誉硕士。詹姆斯还出版了3本书。卫报一直没有公开詹姆斯在狱中服过刑的身份。
面对法律惩罚,中、英两个版本的同时代“作家杀人犯”,都有逃脱被法律制裁的行为。最终又采取不同态度回应。
詹姆斯卫报专栏作家向英国领事馆自首后,被引渡回英国服刑的。在英国传媒史上,报纸第一次给囚犯开设专栏。
刘永彪是在作案22年后的年8月8日做DNA检测,查出来的。年7月,紧追不舍的湖州警方发现,在安徽皖南,有一个人的DNA,出现了跟织里灭门案现场留下的凶手DNA的类似Y染色体。这个人似乎跟作家刘永彪八竿子打不着,但来自家族血液里的遗传物质没法逃掉。22年过去了,刑警破案的思路从不断缩小的嫌疑圈,改为通过DNA鉴定“精准打击”。刘永彪给新京报记者说:“我就知道我跑不掉了。其实脑子里老早就有两种设想,一个是出来面对。特别是“白银案”出来之后,当时到处都在说这个案子,我就想,不超过一年肯定就能查出我了,我给汪维明打电话,说如果查出来,不管先查到你还是先查到我,都不要逃。20年过去了,上天已经给了我们这么多年,我又添了儿子,你也添了孙子,我们就要面对,不能怕。所以当时抽完血,我就在家里等公安来抓我,我都没有逃。”“儿子出生之后,我就没想过投案自首了,我就希望把小孩带好。每天在家里烧饭陪他吃饭,他需要爸爸照顾。这个案子如果不查出来,我永远都不说,我也不会自首。现在案子破了,我还要感谢高科技,我解脱了。我这些年做噩梦,醒了之后很害怕。”
最高人民法院经复核确认:年夏,被告人汪维明、刘永彪因经济拮据共谋前往浙江省湖州市织里镇抢劫,并纠集同乡王某保参与。后三人携带匕首至织里镇,因未物色到合适对象而未果。同年11月下旬,刘永彪到上海市找到在工地打工的汪维明,提议再去织里镇抢劫作案。1月28日,汪维明和刘永彪再次来到湖州市织里镇,入住织里镇晟舍新街闵记饭店旅馆房间后,发现同房间的山东籍客商于某锋(被害人,殁年38岁)来此地收账,即商定劫取于某锋的钱财。次日,汪维明、刘永彪上街购买了一把羊角铁榔头和一段尼龙绳。当日深夜,趁于某锋熟睡之际,汪维明持榔头猛击于某锋头面部数下,随后刘永彪也拿过铁榔头朝于某锋头部猛砸数下,致于某锋颅脑损伤死亡。二人从于某锋身上仅翻出20余元现金,遂决意继续抢劫旅店老板。汪维明以结账为名将住在隔壁房间的旅馆老板闵某生(被害人,殁年60岁)骗进房间,二人用尼龙绳捆绑闵某生双手,将毛巾塞进闵某生嘴里,从闵某生手上劫得一枚黄金戒指,后汪维明持榔头猛击闵某生头面部数十下,致闵某生严重颅脑损伤死亡。尔后,汪维明进入房间,向闵某生之妻钱某英(被害人,殁年56岁)逼要钱财未果,即持榔头朝钱某英及其孙子闵某(被害人,殁年12岁)的头面部猛砸,致钱某英、闵某严重颅脑损伤死亡。刘永彪、汪维明一起在房间翻找出现金余元逃离。最高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汪维明、刘永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暴力手段劫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均已构成抢劫罪。汪维明、刘永彪结伙持械抢劫,致四人死亡,犯罪性质恶劣,情节、后果特别严重,社会危害极大,且均系共同犯罪的主犯,应当依法予以严惩。第一审判决、第二审裁定认定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追诉决定,审判程序合法。据此,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维持第一审对被告人汪维明、刘永彪判处死刑的刑事裁定。
中、英两个版本的同时代“作家杀人犯”事件经媒体报道后,社会反响的同异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制度与相近的公众伦理诉求。
英国的“作家杀人犯”詹姆斯是在“蹲”监狱服刑中,公开以罪犯身份创作、投稿络卫报的的詹姆斯说,自己是为了隐瞒身份而撒谎。他在4月24日的卫报发表题为《真实的我》的文章,公开了自己的身份和真实姓名,解释了杜撰文章的原因。他写道:“有博友怀疑我杜撰文章,这让我感到难堪。我写那些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真实身份。现在,我认为有必要讲清楚自己的真实身份,尽管这对我伤害过的人意味着更大的痛苦和悲伤。对此,我深深致歉。”同一天,詹姆斯在博客上写道:“尽管撒谎不应该有借口,但我还是在报纸上做出了解释。我在监狱里懂得,人不能篡改事实。从苏格拉底到奥巴马,所有改变世界的人都是诚实的人。我为撒谎而道歉。”
中国的“作家杀人犯”刘永彪对记者说:“犯下命案之后,恐惧害怕嘛。我为了忘记这个案子,就跟人家打麻将,特别是‘白银案’出来之后一年都是这样。如果不打麻将,不下象棋就要想到这个案子,我自己心里也是清楚的”。
年4月,英国一些网站论坛帖子,讲述卫报专栏作家詹姆斯当年的杀人详情,并质疑詹姆斯讲述早年在外籍军团服役的真实性(按时间推算他应在监狱里服刑)。詹姆斯说,自己是为了隐瞒身份而撒谎。英国每日邮报对詹姆斯的事情特别报道《卫报‘监狱作者’是谋杀犯,杜撰文章领取报酬》,揶揄说,卫报自诩为媒体职业道德的“守门人”,副刊卫报传媒每周列举各新闻同行的不足之处。眼下,这名“道德守门人”却因专栏作家涉嫌杜撰文章处于尴尬。
在长篇小说《难言之隐》的自序里,刘永彪写道:“最后还想坦诚相告的是,早在看那些推理(侦破)小说和影视剧时就产生了一连串灵感,有写一个可向影视方面发展的小说的强烈愿望,题目也初步拟定为《身背数条人命的美女作家》,是写美女作家杀死多人而不能破案的。作为文学作品,主要是写人性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因果的,我认为这篇尚在构思中的小说有大量符合影视剧要求的悬念、场景、动作(也会有有意为之的设置)。”这无异于抛露心迹,《身背数条人命的农民作家(刘永彪)实录》。
正因为如此,网媒纷纷载文疾呼:
《是不是我们都疯了?杀人犯(被)捧成畅销作家!》
《杀人犯竟“漂白”成作家,喜剧还是悲剧》
《一颗烟蒂锁定22年前杀人凶手杀人犯“漂白”成知名作家》
“像作家、艺术家这种从事高尚的精神工作的人,理应是善良的,至少不该是凶恶的杀人犯吧?”
“如果凶手和作家合一,如果罪恶可以隐身到文学作品当中,用作家这一件看起来‘崇高’衣服的做庇护,文学就背反了道统吗?文学是不是有包庇罪?”
“‘杀人犯’与‘作家’,常人很少会同时想到这两种‘风牛马不相及’的人,但刘永彪不仅想到,而且做到,实现了由‘杀人犯’转向‘作家’的华丽转身。作为一个‘非常人’,杀人犯兼作家刘永彪真是‘作’到家了。”
年8月23日煤矿安全网载文《杀人犯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令人费解》:“作家不仅是神圣的,而且应当是出污泥而不染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而且是为百姓制造精神食粮的人民文艺工作者。即便是业余作家,也是如此,绝不能让一个肮脏的灵魂混入作家行列贩卖自己的精神毒素。那么,显而易见,我们安徽的基层作家协会也是极不负责任的。正是由于他们的不负责任,让刘永彪轻而易举变成了欺骗公众的作家;正是由于他们的鼎力举荐,刘永彪才能混入中国作家协会。”
针对中、西方同时代两个“杀人犯作家”,中国人说的“作家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英国人说的“媒体职业道德的‘守门人’”这文化精神诉求虽有差异,却也靠谱而合拍。
从新闻民俗学视角看这两起中、英同时代两个“杀人犯作家”突发事件,我要说的仅仅是强调新闻价值与民族民俗文化价值在传播流程的发现和选择,互相渗透,水乳交融。(参见刘荣庆刘婷《新闻民俗学》上卷第71页,中国文联出版社8年版)若以文学的市场机制、金钱至上与娱乐至死观,取代中华民族的进步价值观、社会主义价值观,总会出现千奇百怪的文化悲剧。“杀人犯作家”突发事件,对全民族的心灵撞击与损害,远超一场地震、洪水、海啸等自然灾害。对此,通常的应急方案恐难凑效。精神救助不仅时间漫长,而且医心医肺医微细血管医细胞基因,特别是医“人类灵魂工程师”、“职业道德的‘守门人’”,即使对症下药亦难乎哉!把刘永彪这样的“杀人犯作家”当做反面教员,认真解剖,昭示天下,运用毛泽东的坏事变好事的药方,也许是社会紧急救助的一大途径。
媒体且不可一轰而起,报道完“杀人犯作家”刘永彪已行刑处死了事。刘永彪案例显示,作家变为“杀人犯”,杀人犯变(漂白)为“作家”,非一朝一夕,又有种子及“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生态条件。因此,扼制、消除文学的市场机制、金钱至上与娱乐至死观的社会病菌,势在必行。(作者:今评媒刘荣庆)
年10月27日